早在小乖還在肚子裡,我就打定主意要餵母乳,也參加了好幾場關於母乳哺育的媽媽教室。有經驗的朋友聽到我想要餵母奶,一直告訴我要多做功課,多參考其他母奶媽媽的經驗談,才能讓母乳之路比較順遂。但是因為第一次懷孕生產,想要瞭解的事千頭萬緒,從胎教、生產的過程、坐月子到孩子的教養等議題,要做的功課實在太多了!加上想要抓住青春小鳥的尾巴,好好把握最後的自由時光玩樂,朋友的建議被我拋在腦後。我很阿Q地想說母乳哺育的媽媽教室有去上了,相關資訊應該夠用了!如果有不足,等小乖出生再來上網看看其他母奶媽媽的經驗談。果然,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;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又想餵母奶的朋友,一定要在生產前多多參考前人的經驗,才能讓你的餵母奶之路「比較」順遂。
剖腹生下小乖後,從恢復室到婦產科病房,護士馬上要我們選擇是否要母嬰同室,還說一旦選了母嬰同室,之後就不能反悔,寶寶不能推回育嬰室和其他寶寶在一起(主要是因為感染控制的關係)。這件事媽媽教室有教,要選擇母嬰同室刺激乳汁分泌,才容易餵母奶成功(事後OS:媽媽教室沒提到這過程對剖婦產的產婦有多辛苦…),老公按照他對我的瞭解,沒問過我就阿莎力地應好(老公事後才懂為何那時護士用很讚賞的眼神看著他…)。
到病房沒多久,小乖就被推到病房。我有認真地看了她一下,然後就開始昏睡了(頭很昏所以清醒不了,但是也睡的很淺,因為很痛…)。印象中護士整晚來了好幾次把我叫醒要我餵母奶,然後她和老公把我翻身側躺(很痛!很痛!非常痛!),接著把小乖抱來放在我身旁,讓她的嘴對準我的乳頭吸奶(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躺餵)。我又痛又累又餓(未排氣前不能進食),迷迷糊糊之下根本就任他們擺佈,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。我記不得小乖第一次吸我的奶是什麼感覺,只記得我很擔心小小的她在我身旁會被我不小心壓到。因為太累的關係,被叫醒餵奶後沒多久我就會睡著,等我驚醒時,也往往看到小乖是睡著的,所以我也搞不清楚她到底有沒有吸到奶。
親餵母奶有一件事很重要,那就是寶寶要清醒,至少要醒到嘴巴會吸奶,才喝得到奶。不像用奶瓶餵,奶會因為重力的關係一直流出,寶寶又有吞嚥的反射會把奶吞下去,所以不用太清醒就可以餵奶。有黃疸的小孩會比較嗜睡,加上出生體重比較輕,小乖真的非常非常愛睡。為了要讓她多喝點奶,我跟老公要在她喝奶時不停地逗弄她,設法保持她的清醒。我們試了很多方法,包括拍她的屁股、揮她的手、搖搖她等基本工,但是效果非常有限。後來,護士跟我們說可以捏捏她的耳朵,我和老公就常常捏揉她的耳朵企圖讓她喝奶時清醒一點。隔兩天,護士幫小乖洗完澡送回病房時跟我說:「媽媽,她的耳朵受傷了,還流血了。」我定睛一看,她的耳後真的有血液凝固結疤的痕跡。應該是我和老公揉她耳朵時用力過猛而不自知。我和老公都覺得非常愧疚,之後就不太敢再捏她的耳朵。但是還是要叫醒她喝奶,後來我們是會捏她的腳底,以及拿毛巾沾冷水擦她臉或手或腳,效果還是很有限。
親餵母奶還有一個罩門,那就是沒辦法確切知道寶寶喝了多少奶,頂多可以從寶寶吸允的情形及時間去猜。不知道寶寶喝了多少奶,當然也就不知道寶寶喝的奶量夠不夠,只能從她的排尿量和排便量來觀察。
原本,我並不那麼擔心奶量的問題。因為從媽媽教室和醫院護士衛教內容得到的資訊都說,剛出生的寶寶胃很小很小,需要的奶量不多;還說剛生完小孩很難馬上有奶,但只要讓寶寶多吸,奶會愈來愈多。可以進食後,我拼命地灌湯湯水水,希望可以快點有奶(完全沒有想到節食恢復身材這件事…)。我忍著身體的痛楚,盡可能地多餵小乖,但是她超愛睡覺,每次要餵奶,總是不到三分鐘就睡著。護士定時來記錄我餵奶的情況和小乖排尿排便的情形,每每都暗示(後來就明示..)小乖喝的不夠。後來,小乖脫水的情況愈來愈嚴重,又出現黃疸,我開始著急是不是我的奶量不足,無法讓小乖得到足夠的水分。
後來,護士要我把奶擠出來再餵小乖,因為她覺得這樣才能得知小乖到底喝多少奶。原本,我是不情願這麼做的。第一,我之前得到的訊息是要多親餵才能刺激乳汁分泌,擠出來餵小乖就減少親餵的時間,我擔心這會影響到乳汁分泌。第二,那時乳腺還不通,擠奶非常痛非常痛又很耗時。其實親餵也很痛,因為小乖那時還不太會吸奶(寶寶不是天生就會吸奶的,這也是需要學習的),一直弄傷我的乳頭,所以每次親餵,我都是要深呼吸忍痛餵她。不過比起擠奶的痛,親餵還是比較不痛。所以我只有更頻繁地親餵小乖,不太熱衷擠奶。
9/15,小乖出生的第四天,她的體重只剩下2295g,比她的出生體重少了10%,而且她的尿布出現了橘色的結晶尿。我慌了,除了親餵,也開始聽從護士的建議,很努力的多擠奶餵小乖。
因為乳腺還不太通,雖然整個乳房很腫脹,甚至有硬塊,能擠出來的奶卻不多。邊按摩邊擠努力了將近一個小時,往往只能擠出10幾cc。護士來巡房時看到我在擠奶,覺得我擠奶太「秀氣」,不知道要擠到民國幾年,好心要幫我。護士一邊幫我按摩硬塊,一邊很「粗殘(台語)」地幫我擠奶。她真的非常非常大力,我痛到手緊緊抓住床欄,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轉,拼命深呼吸,就怕自己會破口大罵。護士看得出我很痛(真的很痛,跟陣痛有得拼),但是下手完全沒有變輕,只跟我說不擠出來之後就會有石頭奶、乳腺炎,還說我之後會感謝她的。雖然她擠出來的奶真的比我自己擠的多又快,但是「惜皮肉痛」的我寧願慢慢按摩慢慢擠…
自從有了這次痛苦的經驗,我完全不想再讓護士幫我擠奶。每次到了他們巡房的時間,我總是在心裡暗自祈禱這次進來的護士是個溫柔一點的護士(擠奶比較不痛),甚至是個不用太有責任感的護士(不會想要幫我擠奶)。
小乖最久三個小時要喝一次奶,每次喝奶因為效率不佳,有時我要餵到一個小時。親餵完以後,我要幫小乖拍嗝、換尿布、安撫他的情緒直到他睡著。為了增加奶量(追奶),我還要擠奶約半小時,然後還要消毒擠奶用具和奶瓶。這樣一來,時間往往已經逼近下一次餵奶時間。我吃飯、睡覺就得靠這剩下來的一點點零碎的時間。有時,還要抽出時間去上醫院的衛教課程,那真是沒得吃也沒得睡了。三小時一循環的餵奶生活,讓我是吃不好(應該說沒空吃)也睡不好,加上傷口的疼痛與不適,我瀕臨抓狂的邊緣。
9/16,我每次可擠出的奶量增加到20幾cc。因為徒手擠奶手很痠,擠的又慢,我借了醫院的美樂電動擠奶器來嘗試。沒想到弄了老半天,擠不出幾滴奶,而且感覺不是很舒服,讓我對電動擠奶器留下不好的印象。後來才知道剛生產完,初乳的階段,乳汁比較濃稠又比較少,很多媽媽用電動擠奶器都效果不佳。這就是沒事先做好功課的一個小例子。
餵奶與擠奶幾乎耗去我所有的時間,身心俱疲的我其實也曾有放棄餵母奶的想法。不過想歸想,手還是不停地擠奶,只因為母奶對小乖比較好。我覺得要趕快找個好一點的工具輔助我,不然真的會撐不下去。於是我想說買個手動的擠奶器來試試看好了。幸好之前做的功課有看到許多媽媽都推薦Avent的手動擠奶器(要知道,我連吃飯睡覺的時間都快沒有了,根本沒空在這個時候上網找哪個牌子的擠奶器比較好…),馬上讓老公去買了一組回來用。果然,Avent的手動擠奶器用起來比之前用的美樂舒服許多,奶也能順利的排出。但是手動的擠奶器用起來手真的很痠。
9/17早上,小乖的bilirubin飆高。護士認為可能是小乖奶量攝取不足的關係,要我不要親餵了,要擠出來餵她,甚至要我考慮補配方奶,還一副我怎麼都不聽勸的樣子。我正想解釋我除了親餵外,也一直有擠奶出來餵他,還來不及說,護士居然對我說:「你要替孩子著想」。這句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我整個崩潰了。小乖的黃疸變嚴重,我比誰都要擔心和著急。什麼叫做我要替孩子著想?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替她著想,都把她看的比自己還重要。更何況我不是不願意擠奶,我很努力在擠了,但是奶量沒有辦法一下子增加阿!你沒有看到我擠奶痛的死去活來的樣子,怎麼可以這麼輕鬆地批評我?
我強忍住淚水,直到護士離開病房才開始哭了起來。我的眼淚一直掉一直掉,停不下來。護士的話一直在我腦海裡徘徊,明明知道不是像她說的那樣,卻還是懷疑起自己的每個決定對小乖是不是最好的。
之前做的功課告訴我,只要多讓孩子吸,媽媽的奶量一定夠,要對自己有信心,奶量就會愈來愈多;還說千萬不要因為旁人的一兩句話就放棄全母奶,添加配方奶,否則很容易奶量愈來愈少然後就沒奶了。我對餵母奶抱著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心態,努力地想要增加自己的奶量,任何可能危害到餵母奶的因素我都希望避免,原本是不會考慮添加配方奶給小乖喝的。可是因為小乖的黃疸,加上護士的話,我動搖了。我想,也許自己的奶量真的不足,又想說很多喝配方奶的寶寶還是成長的很好,又安慰自己可以暫時添加配方奶,然後持續追奶…幾經思量,天人交戰後,我放棄了全母奶,打算讓小乖添加配方奶。
正當我打算打開配方奶泡給小乖喝時,護士又走進來。他問我要做什麼?我說我擔心我奶不夠,要補配方奶給小乖喝。她大聲地問我說你知道怎麼泡嗎?我說不是照著奶粉罐上的說明泡嗎?她說配方奶沒泡好的話,小孩喝了會拉肚子;還說她們醫院規定配方奶要由營養室調配,我不應該自己泡。這時我的火氣上來了,要我補配方奶的是你,你之前又沒有告訴過我奶粉要給營養室調配,怎麼這時候才在怪我?我來不及發飆,他又說要把小乖帶回嬰兒室照光,直到他黃疸改善後,才能繼續母嬰同室。然後就帶著小乖和配方奶離開了。
小乖被帶走後,我開始在病房裡放聲大哭(好在我住的是單人房,不然真的連哭都不好意思)。我看著空蕩蕩的房間(其實東西很多,只有少了小乖),心裡覺得很失落。從小乖出生的第一天,除了被推去洗澡,沒離開過我。現在,她被推去照光,我不能去探視她,只能等會客時間隔著玻璃看她。我想著小乖,愈想愈難過,眼淚沒斷過。我打電話給在上班的老公,跟他說護士說的話和小乖得去照光的事。老公聽到我在哭,被我嚇一跳,但是因為還在上班,沒多說什麼,只說很多新生兒都有黃疸需要照光,要我別太擔心。跟老公講完電話,我繼續一直哭,彷彿我的委屈只能用眼淚表達。後來,我接到老公的簡訊,他說:「我們一起加油。不管你餵不餵母奶,我都會支持你的。」(各位老公們,支持老婆餵母奶不能只用嘴巴說,要用實際行動支持。我的老公如何用實際行動支持,且待後文娓娓道來。)
媽媽看我一直哭,直嚷著坐月子的人不能哭。她要我換個角度想,因為小乖在嬰兒室,我才有機會可以好好休息,要我趕快把握機會好好睡一覺。可是我躺在病床上,眼淚還是掉個不停,根本睡不著。後來還是爬起來,想著多擠些奶給小乖喝。本來,我是想要小乖肚子餓時到嬰兒室親餵的,可是親餵要拖比較久的時間,護士說這樣會縮短她照光的時間,怕影響黃疸的治療,所以要我把奶擠出來給他們餵。這時我每次可擠出的奶量增加到40~50cc。
到了晚上,我的乳腺愈來愈漲,整個乳房硬硬熱熱的。護士說我再不趕快擠奶,明天可能就會出現乳腺炎。但是我的乳腺塞住了,到處都是硬塊卻擠不太出奶。自己按摩因為下不了重手而效果不佳,只好讓老公幫我按摩和擠奶。老公其實也很為難。不用力按,硬塊不會散;用力按,我的眼淚就開始流,還會痛的哇哇叫又想罵人。老公畢竟心疼我,他按的雖然也很痛,但是還是沒有那個「粗殘」的護士按的痛。而且他看我快不行的時候就會趕快暫停讓我休息一下。
這是老公用實際行動支持我餵母奶的一個例子。我覺得如果在這個時候,老公因為心疼我而要我不要餵母奶了,我一定會再崩潰一次。我就是想要餵母奶,我需要的是老公幫我達成這個目標,而不是要我放棄或扯我後腿。
9/18,小乖的bilirubin往下降,可以從嬰兒室回到我的病房。看到小乖,我好開心喔!一直跟她說話,抱著她要親餵。沒想到,她怎樣都不喝…我試著將擠出來的母奶用奶瓶餵她,她就願意喝,而且還喝不少,表示她肚子是餓的。我擔心的問題出現了,不過在嬰兒室兩天接受瓶餵,她就出現了乳頭混淆的問題。寶寶吸媽媽的乳頭喝奶其實要花費蠻大的力氣;接觸過奶嘴,發現有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喝到奶,馬上好逸惡勞,拒絕親餵。
我花了很多力氣跟小乖奮鬥,希望她能夠吸我的奶。但是她就是一直哭,不願意吸。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,我的奶愈來愈漲,但小乖不是繼續哭,就是哭累了睡著了。媽媽心疼小乖,要我把奶擠出來瓶餵。她覺得只要小乖願意喝奶,用奶瓶餵有什麼不好?反正放完產假回公司上班,也是要將奶擠出來給保母瓶餵。媽媽說的我懂,我也心疼小乖,尤其擔心她不喝奶如果水分不夠,黃疸又變嚴重。只是,親餵才比較能促進乳汁分泌,比較能達成我想要持續餵母奶的目標。而且親餵時,我覺得跟小乖有一種獨一無二的連結,而不是自己只是在扮演乳牛的角色。
老公覺得不要太寵小孩,所以他認同我堅持親餵,說小乖肚子餓了就會乖乖吸奶。反倒是我自己,因為捨不得,往往在跟她僵持很久無效後,立場開始動搖,瓶餵她母奶。這時我每次能擠出的奶量增加到60cc。
9/19,醫生確認我要去坐月子的地方有照光的設備,以防小乖黃疸惡化又要照光,就同意讓我們出院了。